沪立法个人指纹血型疾病收入等信息不得采集


文章发表时间:2016-12-29 08:47:14

  《上海市社会信用条例(草案)》昨天提交上海市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四次会议一审。据悉,这是全国率先启动的社会信用地方立法。

  此次“上会”的《信用条例(草案)》有哪些亮点?

  亮点一:明确个人指纹、血型、疾病、收入等信息不得采集。

  欠债不还,在网上发布“老赖”个人信息,其中包括姓名、照片、身份证号码、家庭地址等。此前,还有网络擅自曝光不良行为人的看病信息。此次《条例(草案)》明确,信用信息是与守法、履约状况关联的客观记录,并非所有信息都是信用信息,比如手机号码、医疗信息等就不属于信用信息。《条例(草案)》提出,禁止采集个人的宗教信仰、基因、指纹、血型、疾病和病史信息,不得采集个人的收入、存款、有价证券、商业保险、不动产的信息和纳税数额信息。

  亮点二:悔过自新者失信记录可修复

  市人大财经委主任委员潘志纯说,立法的同时也注重对市民个人权益进行保护。《条例(草案)》明确,自然人有权每年两次免费获取个人信用报告,失信信息的查询期限为5年,也就是失信记录可消除。但记录消除并不包括严重失信行为。此外,立法还赋予了信息主体异议权,对可能发生的信用信息记录错误给予救济渠道。在鼓励“悔过自新”的同时,为防止修复权的滥用,还明确修复必须要获得原失信信息提供方的认可,且严重失信行为不适用修复规定。

  亮点三:严重失信限制享受公共政策《条例(草案)》明确,对于严重失信行为,采取实施市场和行业禁入、限制公共资源交易、限制参与基础设施和公用事业特许经营、限制金融活动、限制高消费及有关消费、限制公共政策享受、撤销荣誉、限制任职资格、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特别惩戒措施等。

文章附件: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2001-2003 上海投资网
    投资咨询热线:+0086 (21) 68868336, 68868321
    info@shanghaiinv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