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制造沿着不断提速的“三级跳”轨迹发展


文章发表时间:2004-10-08 14:01:28
55年,对人类历史而言,不过是白驹过隙。
  55年,对上海制造来说,却足以改天换地。
  回顾建国以来上海制造的发展,我们惊异地发现了这样一条不断提速的“三级跳”轨迹:
  上海工业总产值从1956年的100亿元增加到1987年的1000亿元,历时30年;
  从1987年的1000亿元增加到2003年的1万亿元,历时15年;
  从2003年的1万亿元增加到2万亿元,专家预测只需5年左右时间。
  数据本身是枯燥的,但数据背后的过程,值得我们长久回味。
  第一跳:日积月攒
  翻开上世纪80年代之前的上海制造档案,最耀眼的除了衣服,就是鞋帽。
  脱胎于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摇篮的上海制造,建国之初为解决老百姓吃穿的轻工业是绝对主力,全市工业总产值中轻工业占88.2%,其中纺织独占54.8%,被称为上海工业的“半壁江山”。那时候,全市年炼钢能力总共只有3万吨,轧钢能力7万吨,1.8万台普通金属切削机床,就是上海一年能够制造的全部机电产品。
  上世纪六十年代中期,上海工业进行了三次以加强重工业为主旨的大规模调整改组,从无到有地建立了电子、石化、航天、自动化仪表等企业,然而国力不盛,运动不止,纵使发展也有限。上世纪七十年代,特大型国有企业宝钢和上海石化的兴建、续建,一定程度上增强了工业产能,但出产的仍是初级产品,没有拿得出叫得响的重工业制造。从1956年到1987年的30年里,上海制造就靠着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金兔牌”羊毛衫、“上海牌”皮鞋、“蝴蝶牌”缝纫机等低价值产品的日积月攒,从百亿攒到了千亿。
  以加强轻纺、增加产能为特征的第一跳,源于量的简单积累。
  第二跳:结构优化
  上海大众汽车公司不会想到,2003年仅它一家公司的产值,就达到了1000亿元,超过它成立时全上海的工业总产值。正是以上海大众1985年成立为标志,上海制造拉开了产业结构全面调整的大幕。
  改革开放后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促使消费结构从吃饭穿衣升级到购买家电、汽车、房屋等耐用品。上海制造审时度势,凭借浦东开发开放的契机,产业结构逐步从适应性调整转向战略性调整。一方面大力发展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汽车、通信设备、电站设备、钢铁、石油化工和家用电器等六大支柱工业,一方面压缩棉纺织等初加工产品和一批缺乏市场、污染严重的产业。至2003年,上海制造连续12年重工业比重高于轻工业,步入了重化工业持续稳定的增长期。
  此时的上海,已成为世界主要微电子开发和生产基地、世界主要精品钢生产基地;建设中的世界级综合性汽车产业基地、世界级一体化化工区初具雏形;临港装备产业基地和长兴岛造船基地正式启动。以率先进入世界500强的上汽和宝钢为代表,技术密集型重工业唱主角的上海制造,总产值第一次突破万亿元大关。千亿向万亿的跨越,倏忽15年。
  以突出重点、培育支柱为特征的第二跳,源于结构的战略优化。
  第三跳:能级提升
  超临界火力发电成套设备、煤直接液化中试技术、人源化单克隆抗体……在2004年上海市科教兴市首批启动的29项名单里,分布在制造业领域的项目,独占鳌头13项。这,不过是新时期上海制造坚持“两个优先”,以高新技术和先进制造技术为带动,探索产学研结合、实施科教兴企战略的一个缩影。
  国际产业的转移,全国工业化、城市化的加快,不仅为上海制造发展提供了更广阔的市场,也为上海制造提升产业能级、拓展服务功能提供了新机遇。进入2004年,上海制造描绘出未来蓝图:以高新技术为先导,大基地、大企业、大项目、大品牌为依托,制造业与服务业高度融合为特色,构筑技术创新化、产业集群化、制造信息化、标准国际化、资源集约化为特征的上海先进制造业体系;预计用5年—6年的时间,培育年产出500亿元以上大集团逾10家,全市工业总产值达到2.5万亿元。
  绝非不可能,仅一个第五代液晶显示器带动的光电子产业集群,到2010年就能创造2000多亿元的年产值,比1987年全市工业总产值的2倍还多;仅一个装备产业,到2010年就能创造1.5万亿元的年产值,相当于目前的全市工业总产值。
  以强化创新、科教兴企为特征的第三跳,源于能级的超常规提升。
  上海制造“三级跳”,年创产值能力奇迹般提升近100倍。
  上海制造“三级跳”,不断追求着自我调整、自我创新、自我超越。
文章附件: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2001-2024 上海投资网
    投资咨询热线:+0086 (21) 68868336, 68868321
    info@shanghaiinvest.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