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再制造业潜力巨大


文章发表时间:2010-06-03 13:28:16

    中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领域的开拓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徐滨士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潜力巨大。大力发展再制造业不仅可以节约资源,保护环境,还可以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服务业的发展。

    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等11个部门5月31日联合公布了《关于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意见》,提出了近期中国再制造业的发展目标。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有关人士预计,到2015年,中国汽车产销量将达到2200万辆,零部件需求将达到5100亿元,若5%采用再制造件,需求也将达到255亿元。汽车备件再制造只是再制造产业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徐滨士介绍说,再制造是指用高科技手段将废旧汽车零部件、工程机械、机床等进行专业化修复的批量化生产过程,是废旧机电产品资源化的最佳形式和首选途径,是节约资源的重要手段。

  他说,具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工程是在维修工程、表面工程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主要基于寿命评估技术、复合表面工程技术、纳米表面技术和自动化表面技术。利用这些技术生产的再制造产品的质量不低于新品,成本只有新品的50%,节能60%,节材70%。

  据徐滨士介绍,美国再制造产业2005年的销售额达到1000亿美元,而汽车和工程机械再制造领域占三分之二以上,约500亿美元。德国某汽车公司销售的再制造发动机与新发动机之比为9:1。

 

  发展改革委等11个部门指出,目前,中国在再制造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研发领域取得重要突破,开发应用的自动化纳米颗粒复合电刷镀等再制造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但在这位院士看来,中国是再制造技术大国,产业小国。在技术层面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再制造中心之一,但中国的再制造产业却非常小。

  最近几年,中国大力推进再制造业。2005年,国务院文件明确指出国家“支持废旧机电产品再制造”。2008年,发展改革委组织了“全国汽车零部件再制造产业试点实施方案评审会”,一批发动机制造企业纷纷开始实施再制造项目。去年1月生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确立了推进再制造产业发展的法律依据。

  根据发展改革委公布的数据,2008年汽车保有量达4957万辆(不含低速汽车),机床保有量达700多万台,14种主要型号的工程机械保有量达290万台。其中大量装备在达到报废要求后将被淘汰,新增的退役装备还在大量增加。

  徐滨士表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仅进口的设备就达到万亿元,这些设备即将陆续进入报废期,如果能够通过再制造工程修复,这将是一个巨大的市场。

  不过,目前中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还面临突出问题,包括:再制造产业发展尚处于起步阶段,再制造作为新的理念还没有被消费者及社会广泛认同;再制造旧件来源及再制造产品销售渠道不够畅通;再制造技术和管理水平不高,产品质量良莠不齐;报废汽车回收管理等相关法规亟待修订,有关管理制度急需健全,技术标准还不完善;缺乏政策激励。

  目前,有关部门已着手编制《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明确“十二五”时期中国促进再制造产业健康发展的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推动循环经济形成较大规模,进而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

 

 

文章附件:
相关链接:
相关文章:

    版权所有 ©2001-2003 上海投资网
    投资咨询热线:+0086 (21) 68868336, 68868321
    info@shanghaiinvest.com